top of page
泉源之聲BN.jpg

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 | 愛家專欄

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,若太急於求成,結局往往適得其反,讓孩子的成長失去了自我學習的機會,最終,走向「揠苗助長」的後果。


現今的教養現場,因為少子化,每個孩子都成了家中的珍寶,也因此出現許多直升機父母,不斷地盤旋在兒女身旁,過度關注或干預孩子的生活細節,孩子竟然就被圈養成「茶來伸手,飯來張口」的少爺和公主,成為逐漸失去自理能力的巨嬰。父母以愛之名掌控孩子,為孩子安排人生劇本,要求孩子照著自己的標準而行。又因為害怕孩子面對挫折與失敗,急於代替孩子解決困難,於是,在面對問題時,他們只能兩手一攤,大哭一場,等候最親愛的父母收拾殘局。


當問題來臨時,試著幫助孩子釐清,面對問題時的感覺是什麼?困難之處是哪些部分?又有幾種方法可以來因應?在問答的過程中,孩子也能嘗試思考面對問題的解決態度和原則。另外,父母親必須學習接納不完美,心情輕鬆一點,腳步放慢一點,那麼,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多些喘息的空間和調整的機會。

 

一、適時放手,讓孩子從做中學

父母提供孩子協助與支持。許多事物的熟練來自於經驗,讓孩子嘗試解決問題,培養認知和判斷的能力,鼓勵他們獨立思考。做錯了,不妨就當作是一場練習,可以學到寶貴的教訓;如果成功解鎖,所獲得的正向鼓勵和肯定,可以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,當下一次挑戰到來時,能夠持續擁有勇敢與熱情。剛開始,建議父母不要讓孩子解決超過能力範圍的事 ,讓孩子有更多成功的可能,給孩子機會,從做中學。讓孩子參與決定,也學習承擔決定的責任。你會發現,原來孩子做得到,他們的心靈也會愈來愈健壯。只有父母適時地放開緊抓的手,才能讓孩子張開雙手去承接新的改變和祝福。


二、成為榜樣,讓孩子依循方向

父母成為孩子的示範引領者。孩子年紀小的時候,會透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,孩子漸漸成長,如果親子之間建立起親密的信任感,父母的所言所行,自然可以成為孩子最直接的榜樣。身教更甚於言教,當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行動來解決問題,他們在其中所經歷與獲得的方法和原則,超越書籍與言語所能帶出的果效。往後,他們就可以依循這樣的方向前進。作家魯迅先生曾經對於父母的角色有恰如其分的詮釋:

「父母存在的意義,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富裕的生活。而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,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,會感受到溫暖,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,因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。」

其實,耶穌在帶領和牧養門徒時,也不僅是傳講道理,而是親自成為榜樣,並且讓門徒付諸行動與實踐。《彼得前書》五章2-3節:「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,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;不是出於勉強,乃是出於甘心;也不是因為貪財,乃是出於樂意;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,乃是作群羊的榜樣。」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,父母要學習成為好管家,放下手中的指導棋,以牧人的心來教養孩子,盡力澆灌他們,並且清楚地知道,叫他成長的,惟有創造他生命的主。 ■ 張筑鈞姊妹 約翰牧區




標記:

89 次查看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​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