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甸求應證?我們也可以嗎?|聚焦聖經
讀到士師記,基甸藉羊毛求應證的故事,總會產生好奇:
我們常常也想要知道未來的路,許多抉擇例如工作、職涯、對象、就學方向等等?
現在我們也可以像基甸一樣,跟神求印證,得知神的心意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基本上這些方法,只在舊約行得通。
放在現今是行不通的,甚至會落入異教占卜的危險。
申命記18:10-12
「你們中間…不可有占卜的、觀兆的…凡行這些事的,都為耶和華所憎惡。」
為什麼在舊約行得通?
因為在舊約的時候,神還未賜下聖靈在屬神的人裡面,意即沒有聖靈的引導。
所以,舊約時代要得知神旨意,只能憑眼見。
眼見,像是求應證,祭司抽籤,先知傳神的話等,都是舊約的方法。
作為基督徒,我們有兩個強大的工具,那是基甸時代缺乏的:
1. 神的話語:「聖經」。
2. 基督徒都有「聖靈」住在心裡去引導、指引和鼓勵。
這兩點,應足以過我們的人生,而不是靠求應證、求神蹟、抽籤。
保羅說:「我們行事為人,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。」(林後五7)
新約時代的我們,要得知神心意,常聽到的方法有:
- 環境的安排?
- 心裡的平安?
- 心中聽到上帝的聲音?
確實以上方法,
我們可基於真理的原則尋求,主動做出決定,
有平安就去嘗試,而神也會在途中調整我們,
有時真的行得通,當中也有聖經的根據。
(例如保羅的宣教感動被阻擋,而引導去歐洲宣教)
但是,身為人,以上三點,都有誤判的可能。
試想,我們不是舊約先知,平凡的我們真的都能辨別嗎?
任何基督徒,心中聲音的來源,有三種可能:
1. 上帝 2. 魔鬼 3. 自己
信徒常當下以為,心中的感動是來自上帝,而不是魔鬼或自己的私慾, 導致常常事後發現事與願違,而對神失望而離開信仰...
關於神的心意,上帝要讓我們知道的,已在聖經裡面了。
聖經中,神的旨意多半是「大方向」。
像是過聖潔的人生、彼此相愛、傳福音、捨己、委身等,
跟我們想問的工作、職涯、對象、就學方向等大都無關。
而不在聖經裡面的,或許正是神要隱藏的旨意,我們本來就不該知道。
有些事我們要自己決定,神無意讓人把祂的引導當成捷徑,從而逃避做決定。
人很大的問題是:
常常對神明顯的旨意 — 聖經,沒興趣學習,
卻常想一窺神隱密的旨意,
以至於出現很多奇怪的亂象:
- 學舊約先知發預言、圖像(想自己當神,預知未來)
- 神蹟特會(許多台上的神蹟,可能都是串通好的假神蹟或印證)
- 隨機翻聖經、經文抽卡的感動(易落入斷章取義的異端行為、抽籤等異教行為)
關於先知,可分新約和舊約時代:
舊約的先知,到施洗約翰為止,已經不在有了。
「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」太11:13
新約的先知,常會被討論的經文是,林前14:1
「你們...要切慕屬靈的恩賜,其中更要羨慕的,是作先知講道」
其中「先知講道」的恩賜,
指聖經完成後,講解聖經的道,
不是預測未來,不是發新啟示。
聖經也沒有教導我們要「操練」說預言、看異象、說方言,
因為恩賜是神隨意給的,
有上述恩賜的人都是被動的,不是主動學會。
這些現代預言、神蹟、抽籤等等的應證如果都是真的,
等於我們人都有預知的能力,
那聖經關於「信心」的經文便不再重要,
人們都去追求以上宗教亂象即可。
時間,是神奇妙的創造,使信心的操練成為可能。
神把人放在「現在」,而非「未來」,
是要信徒學習活在當下,不是要操練信徒發預言。
「未來」,是神操練我們的工具,
操練我們的「忍耐」、「等候」、「信心」。
對未來的不確定感,令我們不得不仰望神。
神操練亞伯拉罕十多年得子、
操練雅各寄居在外數十年、
操練約瑟13年才當宰相、
操練摩西40年在曠野、
操練以色列人埃及地等候400年、
40年在曠野等等,
很多忍耐與信心的功課給他們學習。
聖經如何描述信心偉人?
聖經說:「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,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」
他們根本「沒有看見」應許的發生,卻仍然相信,
他們沒有求一定要看見什麼應證,他們是憑信心而活。
關於未知的將來,
一個成熟的基督徒,
是學習不為將來憂慮,
並過著讀經禱告、結出聖靈的果子的生命,
並且不管未來發生什麼壞事、任何糟糕環境,都不問為什麼,
願意以順服、知足感恩的心,去過每一天。
「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,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,這是我已經學會了。
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,或飽足或飢餓,或有餘或缺乏,
隨事隨在,我都得了祕訣。
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腓立比書 4:11-13
這點,飽受患難的保羅已經會了!我們呢?
確實很難,但敬虔是要操練的,
我們想要像保羅,還是像基甸呢?
基甸求應證,其實正凸顯他當下沒有信心,
而不是如門徒訓練般,向信徒展示如何求應證。
最後,關於未來,聖經不是什麼都沒說,
不但有說,而且是說最重要也最棒的部分!
最棒的「已知未來」,是我們的「結局」 —
就是神已經勝了世界,並且已經為我們預備了美好的家鄉。
這對信徒來說已經足夠了。
我們若已經知道最好的部分 — 終點,
那麼,中間多糟也沒關係了。
至於中間過程如何,要我們自己學習去操練信心與敬虔了。
▌高頌清牧師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