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泉源之聲BN.jpg

作你孩子成長的鷹架|愛家專欄


自從大女兒嫁到臺北之後,一年頂多回來二次。今年7月中她帶著一雙兒女回台南,因為他們的女兒即將上國中,趁著空檔回來幾天和兒子一家相聚。兒子建議找一天到鈺鼎步道走走,在酷暑季節去山裡享受樹林裡的涼風也不錯!爬山的過程,大人都氣喘吁吁,而3個孫子一馬當先,忘情地玩在一起,腦海不禁浮現當年和先夫帶著3個孩子一起徜徉山林間的畫面...


父母難為


從進入婚姻之後,角色不斷變化,為人妻、為人母、甚至成為單親媽媽,許多前所未經歷的人生問題接踵而至...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意這句話:「現代父母難為」!確實,在這個家庭結構改變、社會急速變遷、資訊爆炸的時代,孩子接受外在的刺激太多,所面臨的挑戰也很大,現在的父母已不能以過去自己被教養的方式來對待子女。再者,這個世代的父母都非常忙碌,凡事都想要『速成』,連教養子女也很希望獲得最速成的方式。然而,為人父母的的過程是無法『速成』的,而且可能會是一段艱辛的歷程,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的。直到如今,我仍在學習如何當個稱職的祖母、外婆!


成長的鷹架的存在與移開


神賜予每個孩子獨特的天賦,每個孩子是按著神的樣式被造的,他們的生命自有其無可取代的意義和目的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父母就好像建築高樓時所用的鷹架,支撐工人完成必要的工程,完工後鷹架就功成身退。孩子小的時候,不能太早移除鷹架,父母所造的鷹架必須滿足每個孩子獨特的需求,隨時因應孩子的發展而調整,當鷹架不再有存在的必要,父母必須願意移開。


或許不管在哪個時代或哪個文化中,教養兒女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對父母而言,跟兒女建立關係、引導他們,自早期的全然依賴到逐漸發展各方面的能力,終至能自我管理,進而衍生互倚互賴的關係,真是重責大任,對父母與兒女都同樣是一段大不易的旅程。著名的作家盧雲神父提醒我們:「孩子不是一項產品,而是神賜予的禮物。」因此,我們必須確認神給予的使命是嚴肅的,祂要我們成為父母,擔當領導的責任。我們對子女的教養反應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,我們可以開懷享受其中的喜樂與成長,也會因孩子完成了神在他們身上的計劃而滿懷感恩。那天看著老大和老二帶著他們的孩子走在山徑,一路說說笑笑,一路觀察路邊的蜥蜴、鍬形蟲、森林裡的生態...我不覺莞爾,因為以前他們的爸爸也是如此帶著他們上山、下海,不管時間過去多久,現在我兒子也帶著他的兒子打羽球、釣魚...我知道,這就是傳承,上一代所做的,往往是下一代模仿的樣式,當我們成為父母,接受了這個使命的同時,就應當倚靠神的智慧與真理,在失敗的時候,謙卑回應耶穌的恩典,並仰望聖靈加給我們力量,更多地付出。


大家庭與小教會的連結


我一直很喜歡申命記32章的摩西之歌:「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,就環繞他、看顧他、保護他,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。又如鷹攪動巢窩,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,接取雛鷹,背在兩翼之上。這樣,耶和華獨自引導他,並無外邦神與他同在。」(申32:10-12)當我一夕之間成為單親媽媽時,愛我的神給了我這個應許,我也在這廿幾年間常用這段經文引導我的孩子,當孩子都成年之後,我知道我需要重塑我的未來,需要更新神在我生命中的使命,像我們周遭的人傳達神的愛,過敬虔生活見證神的榮耀。而年紀漸長,愈來愈感受到:教會是大家庭;家庭是小教會。養育兒女主要的責任在父母身上,在家庭中進行。然而,教會的參與也是必要的,我們相信神的計劃是要家庭嵌入一個更大的信心團體裡。能找到一個彼此立約、緊密聯結、分享憂喜的教會;一個毫無保留接納、有恩典憐憫的教會;一個有好榜樣、每個肢體被滋養成長的教會;一個有親密關係、小組互動的教會,這是何等有福的!


感謝神不斷地帶領、磨練我們!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是『基督化家庭』(不是『基督教家庭』喔),信靠聖靈持續的更新,使我們更加成熟,委身在教會生活裡,全教會一起撫養我們的孩子,代代傳承,相信日後這會是一幅很美麗的圖畫!


■李明真傳道



46 次查看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​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