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鳥之心|牧者心語
從族群優越感談起
你有族群的優越感嗎? 我以為我沒有。後來,遇到了,才發現原來我自己也有這種心態。國與國之間、種族與種族之間,城市與城市之間,都隱藏著一些歷史的包袱和偏見,使得人們彼此互相看不順眼。耶穌的出生地拿撒勒,也曾被拿但業輕視說:「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?」我自己出生地是在台北,曾漂到新竹工作三年半,後來,南漂到台南至今。隻身在一個陌生的城市、沒有家人朋友,那種孤軍奮鬥的感覺,記憶猶新。也唯有曾經是異鄉人,能夠了解異鄉人的心情。20年前剛來的時候,非常不習慣台南的道路規劃,超多道路偏移、路衝、和繞不回來的放射狀街道。常常迷路到很火大。還沒來台南以前,都是以台北看天下,不知不覺,就有了一種城市優越感。原來,人是那麼容易本位主義,我自己也不小心落入優越感的驕傲。後來,這種不健康的心態,被神提醒和修剪。從屬靈的角度來看,無論是哪一個族群,都是神所創造的,都是尊貴的,都是有神的形象的。
有一次聽到一群基督徒閒聊,言談中有一些睥睨和嘲弄,他們提到車站常常看到很多外籍勞工群聚,吵雜又沒秩序。我聽得不禁眉頭深鎖,基督徒對外來族群這樣的評論,似乎有違神慈愛的屬性。我想起很久以前,台北中山北路上的天主堂門外,某個時間總是擠滿了菲律賓籍的外勞,台北車站也是。有時候,經過這些地方,還以為自己才是異鄉人。以前的我,看人也是很偏差,對於外來的族群,特別是移工、外傭群聚的時候,我會快步離開。直到有幾次,自己在國外旅行時,向人詢問一些資訊,因為不會說當地語言,或是因為我是亞洲人,而被人冷眼對待的時候,才深深的感受到被鄙視的滋味真是不好受。原來,在別人的土地上,想要得到善意的對待和尊重,並不是常見的。我想,應該只有一個地方除外,那就是教會。因為聖經說:「不可欺壓寄居的.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作過寄居的、知道寄居的心。」(出23:9)
跨越種族藩籬的耶穌
有關族群的問題,來看看耶穌的比喻,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,耶穌用好鄰舍的比喻一針見血的指出他的問題。比喻的核心,並不是要探討如何做一個好鄰舍。而是,耶穌向這個律法師,指出了祭司、利未人徒有敬虔的外表,卻沒有真實的行為。反而是遭他們鄙視的族群~撒瑪利亞人才是有憐憫慈愛的心腸。真實的敬虔,應該是看到人的需要就去活出神的愛,而不是有種族的排他性! 猶太人向來視撒瑪利亞人為血緣不純、不潔的子民,老死不相往來。但是,耶穌卻跨越了種族的藩籬。在另一處經文提到耶穌向一位撒瑪利亞井邊的婦人談道,說明耶穌的救恩是普世性的,是給世上所有的人。耶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愛鄰舍的典範!
福音不僅是要給被視為次等公民的撒瑪利亞人,耶穌給門徒的大使命是:「所以你們要去、使萬民作我的門徒。」萬民都是神所要拯救的,在神眼中每個靈魂都是寶貴的。因為生命是本於祂也歸於祂。然而,這個世界卻充滿了種族之間的仇恨、壓迫、戰爭,使得許多無辜的人民顛沛流離、成為世界的難民。難民的問題成為這世代難以面對的挑戰,縱使許多國家基於人道立場,已經張開雙臂接納數以百萬計的難民,然而,後續的安置和衍生出的社會問題,則是一條漫漫長路。前陣子OM也受邀來教會分享難民事工,提到截至2022年,根據聯合國統計,沒有登記的難民超過1億人。他們盼望台灣的教會能一起支持及持續關注世界難民議題,為難民禱告、奉獻及行動,參與神國的工作。
全球在地化宣教Glocal Mission: 福音對象已到家門口
21世紀的地球村已經變得很小,很快速。網路和人工智慧徹底的改變了世界的活動與脈動。人口的流動使得遠在天邊的外國人,變成了近在呎尺的鄰舍。這讓我想到我們教會的英文堂,算一算至少有超過30個國家的外國人到訪過,國籍涵蓋歐、亞、非、美國、中美洲、加拿大、印度、紐、澳……。雖然城巿化帶來人口分佈的變化,也帶來環保、資源、經濟、社會、家庭、個人和福音的挑戰。然而,挑戰也帶來契機,如移工宣教、僑宣宣教、在地宣教(來台的學生、受訓的工程師)的契機。
今日跨文化宣教,已不再像一兩百年前那樣要求宣教士一定要離開家鄉,遠渡重洋長宣。宣教士須要等半年才能收到家書和奉獻,如今只要手機一按,轉帳即刻完成。因為今日的福音對象已經離開他們的家鄉,來到我們的家門口了。因此,教會的差傳與宣教策略也正在轉變。我們可以向本地的外籍人士傳福音、栽培訓練,裝備他們返鄉後可以在原居地傳福音、事奉神。如今,在我們的城市,就可以做跨文化的宣教了。
正如2019年時,戴繼宗牧師主講《全球在地宣教論壇》(Glocal Mission Forum),主題為「21世紀宣教差傳的趨勢和機遇」(Trends & Opportunities in 21st Century Missions),戴牧師所提的在地宣教 Glocal Mission,正發生在各國許多的城市當中。當世界的人口流動,神也把各國的人帶來台南,這些外籍人士上網搜尋 English Church Sunday Service,事就這麼成了,他們找到我們教會。此外,教會也有日文堂,神不一定帶我們去日本宣教,但是神把日本人帶到了台南。雖然大家因著不同的理由離鄉背井,卻在教會找到屬靈的家。正如同弗2:19說的:「這樣,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,是與聖徒同國,是神家裏的人了。」
在地宣教的契機
自從4年多前,教會的英文堂瞬間湧入非常多的印尼和非洲學生,主日一次來幾十個新朋友,尤其是學期開始,每一周都有多新加入的學生,我們根本來不及認識。由於台灣近幾年來推動的新南向政策計畫、以及鼓勵外國學生來臺求學及增進雙邊交流與邦誼,許多東南亞及非洲的學生來台就學的人數增加。沒有想到,這些計畫也間接地影響了我們教會。為了國際生的牧養,我們成立了國際生小組,主要成員是非洲生和印尼生。另外還有兩個小組,成員大部分是移居台灣、來台受訓或短期工作的外籍人士。然而,並非所有來到英文堂的外籍人士都是基督徒,也有不少非基督徒、甚至是印度教、穆斯林、猶太教、都來過英文主日崇拜和會後的茶點交誼(Fellowship Time)。這個會眾的組成真的是非常的特別,各國、各族,不同語言、文化,在神的家裏面,我們一起敬拜、一起交流。
最近為了可以更深入外籍生的牧養、擴張弟兄姊妹服事的層面,我們成立了國際生接待家庭。看到每個接待家庭帶著這些非洲、印尼生,當作是自家人,帶他們吃飯、戶外活動等等。這些外籍生笑得好燦爛,深信也祝福了接待的家庭。因為聖經告訴我們:「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。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.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、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。」(來13:1-2)
世界著名的宣教學家拉爾夫‧溫德(Ralph D. Winter)提出對教會福音和差傳的定義,分別有 E0,E1,E2,E3 四步。
E0 是向所熟悉並接觸過基督信仰者傳福音,不需要跨語言/文化。
E1 是向同語言/文化的人傳福音。
E2 是向近文化的人傳福音,需要走出去及學習對方的世界觀。
E3 是向異文化/語言/世界觀的人傳福音,需要跨文化/語言/世界觀。
因此,E0 和 E1 可被界分為教會的福音事工,而 E2 和 E3 為教會的差傳事工。
反思我們教會,我們從E0到E4這四步,都有參與在其中。其中E3的差傳跨文化事工,神已經把人帶到教會門口了,而我們正有機會參與在其中。
結論:感謝神,我們教會是一個宣教的教會,因為傳福音是神給我們的大使命。我們在世界快速的變遷中,福音策略也與時俱進,掌握機會,與神同工。戴繼宗牧師說:「教會不需要甚麼都做,但不可以甚麼都不做 」。
▌吳玉萍牧師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