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隨使徒腳蹤 牧者同工土耳其希臘之行(二)|教會消息
牧者同工團隊土耳其、希臘之旅第二週,接續上週啟示錄七教會,以及保羅行蹤,包括:以弗所、士每拿、推雅推喇、別迦摩,以及愛琴海上著名的幾個島嶼:拔摩海島、克里特島;最後前往伊斯坦堡,這是教會歷史上別具意義的城市。
拔摩海島:老約翰的最後風景
拔摩島是今日土耳其西方、愛琴海中諸列島之一,它的位置雖然很靠近土耳其,但他卻屬於希臘。
啟示錄是約翰拘留在拔摩島時所寫的一卷書,這是新約聖經中,唯一標明寫作地點的書卷。約翰是在西元95年,羅馬皇帝豆米仙在位期間被流放到拔摩島,直到96年內爾瓦登基後,才獲自由。
拔摩島上最宏偉並且是建在全島最高處的建築,是一座修道院,由於過去拔摩島常面臨海盜的威脅,所以修道院建得像一個碉堡。拔摩海島上有一個「啟示洞」,在1999年將這個洞以及前述的修道院,共同列為世界遺產。
據說,當年約翰就是住在這洞裡,從外觀看來,這個不像洞的入門上方,有一幅馬賽克,鑲嵌著約翰的助手伯羅哥羅,正在記錄約翰述說所見的異象。傳統上認為,耶穌基督差遣使者,曉諭約翰要傳遞啟示錄的異象後,約翰就逐字口述給他的助手伯羅哥羅記錄下來,成為了啟示錄。
亞略巴古:保羅的講章
亞略巴古的意思是「Rock of Ares」(戰神阿瑞斯之岩),是一座位於雅典衛城西北方的大石台。
「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,看見滿城都是偶像,就心裏着急;於是在會堂裏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,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,辯論。...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‧巴古,說:你所講的這新道,我們也可以知道嗎?」——使徒行傳 17:16-20
聖經記載當時雅典人和住在那地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,只將新聞說說聽聽。擔任執政官的議員們,經常在亞略巴古這座大岩石上議事,這議會的性質如同現代上訴刑事和民事案件的高等法院。現今岩石登台處立有一塊石碑,記載保羅在亞略巴古的講道。
雅典城以女神的名字命名,並以神話傳說為驕傲生活著,難怪保羅看到處都是偶像,就心裡著急(想像我們前往一座名叫媽祖的城市,該如何傳講福音)。保羅以「未識之神」作主題切入,用希臘人喜愛的邏輯思辨與他們傳道,勸人不要迷信人手打造的偶像,因這樣的行為是無知的,應當怕所當怕、謙卑悔改,敬畏那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。
克里特島:牧者主日參與東正教聚會
克里特島(聖經名:革哩底),革哩底島的現代中文譯名是克里特島,位於希臘共和國東南方的地中海,是希臘共和國最大的島嶼。
保羅在給提多的信中也提到了革哩底,說: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,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,又照我所吩咐你的,在各城設立長老。(多1:5)
信裡又提到有革哩底人中的一個本地先知說:革哩底人常說謊話,乃是惡獸,又饞又懶。(多1:12)
提多後來在島上的格爾蒂納建立了第一個教會。有證據顯示,在此之後,島上陸續建立了多達四十多所教會,克里特島成為希臘境內最早接受基督教的地區之一,而提多就是這地區的第一任主教。962年,拜占庭帝國統治期間,曾經在當時島上的首府格爾蒂納,建了一座紀念提多的聖提多大教堂。
旅程中,主日崇拜那一天,牧者團隊至提多教堂主日崇拜,是東正教的聚會型態,加上語言不通,當天中午高敏智牧師也與團隊分享另一篇主日信息,引用詩篇33篇的內容,「因為他說有,就有;命立,就立。」所有的帝國、歷史都會歸於無有,教會若不走向神,一切也都會歸於虛空。我們每次來到神面對,我們的敬拜讚美要有「內涵」,我們與神的對話要流暢,能溝通互動。
啟示錄七教會:以弗所
聖經名城以弗所,也叫艾菲索斯,是羅馬帝國的第四大城,聖經所說的亞底米女神,其實就是雅典娜,以這個女神廟著稱,這個神廟被譽為七大奇蹟之一。今天只留下遺跡,部分雕像、裝飾被收藏於博物館中。
以弗所的著名地標之一,就是精緻華美的圖書館,在當時是世界第三大圖書館,以弗所有一條寬大的「海港大道」,從海港直行可通羅馬劇院,保羅當年下船,應該也曾經走在這條海港大道上。以弗所有多麼富裕呢?在地上的大道路面,是以大理石鋪設,除了海港大道,其他道路四通八達,也有高級住宅區、精品街。以弗所的遺址相當壯觀,留下許多羅馬君王的紀念碑。圖拉真皇帝的紀念碑下寫著:我已征服全世界,世界在我的腳下;哈德良皇帝的神廟也矗立於此。
啟示錄提到的以弗所教會有很多優點:「勞碌、忍耐,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。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,看出他們是假的來……曾為我的名勞苦,並不乏倦。」以弗所有過許多名人等級的牧者:使徒保羅、使徒約翰、亞波羅、亞居拉、百基拉、提摩太……等等,對這個教會來說,分辨異端不難,「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,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。」以弗所曾經是一個一百分的教會,只是時間拉長,「愛」疲乏了,把所有的力氣投入事工,勞苦忍耐,也在真理上清清楚楚,但比工作更難的是「持續不斷的愛神與愛人」。重量級的牧者留下的教導,辨別異端一點都不難,但「凡事講求真理」的結果,最終失去溫度。這是一個困難的平衡,我們今日也當思想,是否「真理」與「愛」很難並存?以弗所教會在這個「失衡」中被責備,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。那我們的教會呢?
啟示錄七教會:士每拿
士每拿Smyrna,意思是「沒藥」,沒藥嘗起來是苦的,士每拿是今天的Izmir(伊茲米爾),在羅馬人統治期間,這是一個貿易港市。目前出土的遺址,看見幾根圓柱矗立之地,是過去的市集,在其中進行買賣;地下室空間很寬闊,圓拱型的設計可以形成穩固的地基,支撐上層的建築。可以想像過去羅馬時代生活片段,欣欣向榮的城市樣貌。
但士每拿教會,如同「沒藥」,是一個在逼迫中的教會,當羅馬帝國皇帝神格化,基督徒的苦難就開始了,士每拿在歷史上是一個對帝國忠心耿耿的城市,也因此基督徒在這裡是非常不容易生存的,帝國用殘酷的手段逼迫信徒,在士每拿的基督徒,只要被發現,基本上不會有活路。
啟示錄七個教會中,只有士每拿教會、非拉鐵非教會沒有被責備,這封書信是七封信中最短的一封:「……我知道你的患難,你的貧窮(你卻是富足的)……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……你務要至死忠心,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……」
士每拿教會和老底嘉教會是兩個極端,老底嘉教會自認為富足,神卻說他是貧窮的;士每拿教會雖然貧窮,神卻說他是富足的。至死忠心,只有一個可能,就是把「我事奉的對象」,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,才可能做到。有許多電影題材、傳說,認為基督並沒有死也沒有復活,只是門徒藏匿耶穌的屍體,但這種說法論點薄弱,因為人不會為了謊言而死,只會為真理而犧牲。士每拿實踐了保羅說的: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、永遠的榮耀。
啟示錄七教會:推雅推喇
推雅推喇的遺址消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,直到17世紀被考古重新發現,現今在 Akhisar城中遺留下來的古蹟不多。其中位於市中心的考古公園保留了古代推雅推喇部分的遺蹟。
推雅推喇是我們團隊前往的最後一個啟示錄教會,我們在這個小小的遺址中唱歌,唱著《這世界非我家》,高牧師的分享說:我們看見許多的石頭,教堂遺蹟,都不要太迷信當初就是在這個地點,當我們看到廢墟,提醒我們思想,這世界不是我們的家。
推雅推喇的信是七封信中最長的一卷,基督對這個教會說:「我知道你的行為、愛心、信心、勤勞、忍耐,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善事,比起初所行的更多。然而,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,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,引誘他們行姦淫,吃祭偶像之物。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,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。」
推雅推喇教會是一個和以弗所教會截然相反的教會,以弗所可以辨別假使徒,但失去了起初的愛心;推雅推喇教會沒有失去愛,並且行善比過去更多,但他卻容讓假使徒,甚至假使徒在其中擔負教導的責任,這樣的教訓已經敗壞許多人,讓許多人陷入罪中。為什麼教會無法分辨真理?因為順序出了問題,把人的需要放在真理前面。真理被犧牲的時候,教會就失去根基,推雅推喇教會被神大大責備,因為他容讓假先知站上講台。這也是今日教會的挑戰,只說愛,高舉人,卻不斷下修真理的標準。
啟示錄七教會:別迦摩
別迦摩,城區相當大,分為上城與下城,此行礙於時間,我們只看上城,上城是衛城,建在高於四周的山頂上,地勢陡峻,別迦摩的地理位置重要,除了地勢高易守難攻,羅馬帝國軍事大道經過這裡,北通特羅亞,南通士每拿,是交通及軍事的要道。別迦摩擁有當時僅次於亞歷山大城的圖書館,這個城市看重教育,因此知識水平很高,當原本書寫工具的供應者中斷貨源,別迦摩想辦法解決書寫工具的問題,發明了最早的羊皮紙書寫,古代的羊皮紙就是從別迦摩演變而來,古代稱羊皮紙為別迦摩紙。這裡還有最大的醫療中心,許多人會到這裡尋求醫治,但醫療中心位於下城區,我們僅能遠看。
啟示錄給別迦摩教會的話:「……我知道你的居所,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;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、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,你還堅守我的名,沒有棄絕我的道。」別迦摩教會是一個勇敢的教會,「在撒旦座位之處」不畏懼強權脅迫,即使失去生命也要守住信仰。
「然而,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:因為在你那裏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;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,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,行姦淫的事。」巴蘭是一個貪愛錢財的先知,他給摩押王出主意,宴請款待以色列百姓,款待他們吃好吃的,送來美麗的女人,巴蘭的教訓今天依然存在,走向世俗,追求成功、累積財富,有信徒之名,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敬虔。
別迦摩教會,面對逼迫的時候展現勇敢,卻在世界的情慾中迷失,為主而活堅定真理,一點也不比「為主而死」來得容易。主賞賜的「白石」,只有配得過的人才能擁有,刻在上面的新名,是單屬於得勝者與基督的親密愛語。
聖索菲亞大教堂
聖索菲亞大教堂,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,但如今已成為清真寺。這座教堂是世界文化遺產-,幾乎每天都充滿排隊的人潮,團隊們也是在門口排隊了約莫一小時才進入。如今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代表了東正教、伊斯蘭教和天主教的信仰,它是東羅馬帝國時期在君士坦丁堡最大的教堂,歷經三次的建築重劃。第一次的建築是君士坦丁大帝主導的,公元360年的聖索菲亞大教堂,只有木造屋頂及巴西利卡式風格的大教堂,後來在404年的動亂中被燒毀。被燒毀的四年後,狄奧多西二世繼位為王,用大理石重建了聖索菲亞教堂。
好景不常,查士丁尼大帝時期的一次暴動,聖索菲亞大教堂又毀於一旦。西元532年,查士丁尼大帝開始重建教堂,6年後,教堂完工,查士丁尼大帝走進教堂說:感謝上帝,給我這個機會。創造這麼好的禱告之地。他接著說:所羅門,我擊敗你了。他的意思是說,聖索菲亞教堂的偉大,已經超越了所羅門建造的聖殿。
1453年,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消滅,他們佔領了聖索菲亞大教堂,把它變成了清真寺。但是牆上的東正教及基督教壁畫並沒有被抹除,只刷上了一層薄薄的石膏。
誠正牧師說,親眼看見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外觀的時候,心中非常震撼:也太大、太壯觀了!直至進入教堂內部,被掛滿了可蘭經的內容、設置穆斯林的誦經台、圖書館跟講台,心中感到不勝欷歔。當年號稱擊敗所羅門的查士丁尼,建造的最偉大教堂,如今成為異教的聖所,讓人不禁反思:我們的生命,若有一天成為了信仰的軀殼,承載了異教的偶像,變成了四不像,我們如何面對再來的審判?
神聖和平教堂:第二次大公會議地點
神聖和平教堂,又稱為伊蓮娜教堂,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建立,伊蓮娜,是君士坦丁的母親名字。532年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時的《尼卡暴動》期間,整座城市被火燒去了大半,包括神聖和平教堂和聖索菲亞教堂,木造結構的教堂都在當時被焚毀了。查士丁尼一世先於537年重建聖索菲亞,然後於548年也重建了神聖和平教堂。
神聖和平教堂不但是伊斯坦堡最老的教堂,也是僅次於聖索菲亞的第二大教堂。歷史上的第二次大公會議,就在此召開,並且他是伊斯坦堡唯一從没被改成清真寺的教堂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