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福音 概論|聚焦聖經
信息:耶穌是神的兒子,證明耶穌與神同尊,同榮,同權,同生命,與父原為一。
真理是什麼?
是一句話、一件事嗎?不,真理是一個人。
因為他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」
時空背景:
作者:主所愛的那門徒——約翰
寫作時間:A.D. 90年左右
寫作地點:以弗所(牧養以弗所教會時完成)
寫作對象:以弗所附近的基督徒或普世教會信徒
作者身份:漁夫;雅各的弟弟;使徒中約翰活得最久。耶穌給約翰起名叫「雷子」,表其急烈性情。
作者晚年:根據傳統說法,約翰在晚年到了以弗所,寫了約翰福音和約翰三書。主後九十五年,羅馬皇帝豆米仙下令將他拘捕,放逐充軍至拔摩海島,在那裡得主啟示。豆米仙王死後,新王尼法善待基督徒,釋放約翰返以弗所,至一百歲去世。
歷史背景:第一世紀末,正是諾斯底思想侵蝕信仰的時刻。在這動盪的環境中,約翰福音應運而生。
與其他三卷對觀福音的差異
重點不同:
其他三卷以馬可福音為架構來寫作,多耶穌所行。本書則著重記載耶穌所講,以真理來解釋行動。
其他三卷重點大半在北方加利利。但是約翰福音幾乎在南方。若沒有約翰福音,後人將無法判別耶穌服事時間達三年半。
約翰福音比起對觀福音論及較有限的主題,但更有深度。
很少談到天國,多談到祂的位格,及相信的意義。
風格不同:
約翰福音中沒有短的比喻。因南方敵人多,故多長篇辯論。
大多記載耶穌跟個人一對一的談話內容。
觀點不同:
本書面對異端而生
希伯來人的思考方式和希臘人的思考方式不同。
希臘哲學對於基督徒的想法不同,希臘人將現實分成物質和屬靈,且兩者不能並存。故發展出異端幻影說(Docetism)。其認為耶穌的肉身只是影子或幻影。
另一派說耶穌是個普通人,直到祂受洗聖靈降在祂身上,才被神所用。 ➔ 約翰福音試圖破除這樣的看法,從本書可看出耶穌有百分之百的神性與人性。
特色
1. 神的兒子像「鷹」一樣:
約翰福音使我們看見耶穌「兩棲」、「如鷹」的生命榜樣。
道成肉身從天降下,卻仍舊在天,過屬天的生活。
2. 約翰對身分的描寫:
「道、我是、神的兒子」等,豐富了讀者對耶穌形象與觀念的認識。
約翰記錄耶穌時代的人和跟從耶穌的人,是如何誤解耶穌。也強調耶穌的門徒在受難前,仍無法理解耶穌的身份。
以弗所當地團體過於看重施洗約翰,約翰福音希望將其焦點轉回耶穌本身。
施洗約翰開宗明義的否認自己是基督,只是為祂預備道路的工作。
約翰沒有像馬太頻繁引用舊約,但廣泛引用舊約典故,強調耶穌取代一些舊約人事物和制度(如:聖殿、葡萄樹、會幕、銅蛇、逾越節等...)。
3. 「叫一切相信的人…」
就「相信、信」而言,在本書中使用最多(97次)。
強調耶穌有完全的神性、強調耶穌的內在。
其他福音書記載幾十件神蹟,約翰卻只記載了七件神蹟,為的是證明耶穌的神性。
水變成酒
醫大臣的兒子
醫瘸腿38年的人
餵飽五千人
在水中行走
醫生來就瞎眼的人
拉撒路復活
4. 約翰探討「揀選、相信和神蹟」三者的關係:
若信心是看到神蹟而生:神蹟可作信心基礎;相反,人因倚靠神蹟,而受到讉責。
沒有聽見看見而信的人,比聽見才信的人,相信得更好。
5. 聖靈:
耶穌放下自己的角色,在與門徒告別之夜、受難後,賜下聖靈幫助眾聖徒。在整個新約中,後來成為三位一體的觀念。
6. 特有的「終末論」,與他的「時候」主題密不可分:
約翰福音著重現在便能享有終末的祝福:「將到,現在就是了」。
即便我們在世上仍有苦難,但耶穌已經賜下平安。
點出將來的盼望:時候將到,聖父把審判權交給耶穌,凡在墳裡的死人都將面對審判。
▌高頌清牧師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