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38度線 | 時代信息
經文:申28:47-48,62-63
「北緯38度線」是朝鮮半島上一條重要的地理與歷史分界線,它將朝鮮半島分為南韓國北朝鮮兩部分。同源同脈的南北兩國,如今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風貌與思想形態,卻難免各有問題——過度自由導致的墮落與霸權壓迫下的苦悶,究竟哪一方的問題更為深重,實難以評斷。38度線的兩邊看似是兩個不同的陣營有著不同的問題,實際上是落在同樣不得完全景況之中。今日基督徒群體又何嘗不是在這樣的窘境當中呢?同為基督徒,當我們讀著同一本聖經,唱著同一首敬拜詩歌,然而我們當中或許正有人在富足中往敗壞而去,也有人囿於貧窮困苦而失落,基督徒的「38度線」在哪裡,如何能得著這過猶不及的真理與智慧,走在38度中間線上不偏左右?
新一年的第一個主日,高牧師以「人生的38度線」為題,帶領弟兄姐妹重新省思我們是如何偏離了「38度線」上的真理,又該如何回轉把握住這條中間線。
思想
申28:47所說「富有的時候」,指的就是可以「事奉神的機會」,這機會就是我們能成為基督徒所在乎的。如經文所說,我們若是不把握珍惜,就會「被拔除」(申28:62-63),甚至不得不事奉仇敵(申28:47-48),而把握事奉神的機會的關鍵在於:
(1)看自己(羅12:3)- 要合乎中道,自憐或驕傲都是過猶不及。
(2)看神(賽30)- 在艱難與困苦之中要專注看神(你的教師)如何引導。
(3)看禱告(箴30)- 省察自己向神禱告所求的動機,是為自己還是為神的榮耀。
(4)知足(腓4:11-13)- 所謂的豐富或卑賤都可能是危機,而神不以豐富或卑賤來試探人,神是要人學會在任何景況中都倚靠祂,知足而不搖動。
一、 你在(何處),把握事奉主的機會?
以賽亞書55章提到「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,相近的時候求告他」。在「富有」有機會,還可以自己決定的時候,我們向神求的是什麼?我們和神站在一起嗎?
所羅門王的禱告蒙神喜悅,神甚至多而又多地賜福在他所沒有求的事上,因為他「只求」神的智慧可以治理神的百姓。原來神要我們的禱告為祂的國度而求。問題來了,難道我們不能為自己的需要禱告嗎?非也,我們當然可以為自己的需要向神祈求,但神期待我們把祂國度的事放在我們自己的需要之前,「先求」祂的過和祂的義。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學會「看自己合乎中道」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甚至高於神,不至偏行己路如掃羅、猶大,陷入無盡的「哀求」和無奈之中;卻能夠看見我們一切的需要和豐富都含在祂國度的榮耀之中。
二、 爬得高「跌得重」的錯愕?
聖經中蒙恩後又失落的例子不在少數,甚至彼得也險些落入這樣的網羅當中。在彼得認耶穌是基督後耶穌說要將教會建立在「磐石」(「彼得」意即磐石)上,彼時高漲的自我意識使得彼得脫口而出阻攔耶穌上耶路撒冷,結果是耶穌嚴厲地責備了彼得。人之軟弱從彼得身上展露,不得不承認的是,我們也總能在彼得身上看見自己,是否我們也會在得救之後馬上滅亡,原來我們時刻都處在極大的危機之中。每一次臨到屬靈高峰後,隨之而來的鬆懈與膨脹的自我意識尤其是魔鬼趁虛而入的最佳時機,也是我們的危機時刻。更嚴峻的是,我們個人的屬靈危機不只是我們個人的,它會像群體中的酵,影響整個屬靈群體(如教會),形成一批「心理迷糊的百姓」,及至擴及整個世代,致使整個世代的百姓為神所棄,都不得進入神的安息(詩篇95:9-11)。
三、 向著標杆「直跑」+「休息」=「正路」
如此看來,基督徒乃至教會的道路實在危機四伏且情勢嚴峻,我們如何才能在中間線上不偏左右,走得對,走得好呢?
其一是我們要向著標杆直跑(腓3:13),竭力回應因信而從神所領受的呼召。這呼召不只是接受洗禮,不只是在教會中擁有「一席之地」,有一些事奉,而是每一個人在神面前生命可以「突破」,及至讓世人看見教會,看見神國的文化,認識至高神。故此,我們萬不可閒懶、偏安一隅,成為「管會堂的人」,對牧者的異象不以為然,主張自己的權利與期待又拒絕突破,阻礙教會前進。
其二,我們要休息(安息,be still),要知道主耶和華祂是神(詩46:8-10)。
在向著標杆直跑的同時,我們也要學會安息——停下一切的勞碌與想法,單單安靜尋求神的面,好讓神指教我們更完全地認識祂所賜的標杆與呼召;免得我們憑自己的能力、經驗逕自奔跑卻是徒勞,
要知道每一天在心思的戰場上,若不是聖靈幫助,我們其實根本無力勝過(羅7:18)。故此,求神幫助我們常存謙卑在祂面前,知道唯有祂是神,不教自我與老我使我們絆跌,又使我們自欺。
「人生的38度線」,那唯一的正路是一條窄路,我們要在其上竭力朝標杆跑去,也要學會在其上謙卑安息,願聖善的靈常在我們裡面將這奧妙的道指教我們,修剪我們,使我們不只是不至失落,更要得神的喜悅。
■蔡青薇姊妹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