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泉源之聲BN.jpg

教會歷史二 時代洪流中的教會10-20世紀|教會消息


繼上週使徒生命課程-教會的興衰與挑戰1-13世紀,這週時序繼續往前推移,對現今的我們來說,是站在21世紀,回頭看過去的1000年-「時代洪流中的教會10-20世紀」,將這段歷史分為四個部分來分享:


1. 中世紀經濟社會變革與文藝復興(11-15世紀)

2.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(15-16世紀)

3. 大航海時代與普世宣教(16-18世紀)

4. 錫安運動與以色列復國(19-20世紀)


我們給了時代一些註解,而時代也彷彿在對我們說:後來的世代會怎麼註解我們呢?我們是承接純正的信仰,持續為主發光的世代嗎?


1. 中世紀經濟社會變革與文藝復興(11-15世紀)

中世紀的經院哲學,受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方法論啟發,以有神論為基礎,主導了歐洲大學教學方向,聖多瑪斯·阿奎那(1225-1274)的代表作-「神學大全」,以「五路論證」來證明上帝的存在。在建築方面,從「古羅馬式建築」逐漸轉變為,被稱為粗俗且風格奇特的「哥德式建築」,其特色高聳、光線充足,且有豐富的彩繪玻璃,描繪天堂與地獄等宗教元素,成為絕佳的傳福音媒介。而消聲匿跡千年的古希臘羅馬藝術,在13-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再度興起,挑戰陳腐僵化的教會儀文,活潑地感知週邊美麗的人事物,以歐洲繪畫之父:喬托、文學三傑:但丁、佩脫拉克、薄伽丘,及畫壇三傑:達文西、米開朗基羅、拉斐爾為代表人物!


2.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(15-16世紀)

時序來到15-16世紀,歐洲中產階級的政治勢力抬頭、印刷術的普及、民族主義興起及文藝復興帶出人文思潮運動等因素,面對政治鬥爭與宗教腐化、神職人員斂財、私生活不檢點等等,造成民怨沸騰、人心思變,當1517年10月31日,馬丁路德在教會的門上,貼出反對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,以「唯有經歷各種苦難,而不是虛假的平安擔保,才能有把握進入天國」作為總結,燃起了宗教改革的熊熊烈火,更在1521年的渥木斯國會上,表露面對真理,那無法撼動的決心:「這就是我的立場,我別無選擇。願上帝幫助我,阿們!」,此後馬丁路德致力於翻譯聖經,提出「人人皆祭司」、「聖經是信仰唯一的權威」、「每個人都有解釋聖經的權利」,爾後各宗派百花齊放,如聖餐、洗禮、預定論等各宗派不同觀點的闡述,但除了堅立於「三一論」、「基督論」、「救恩論」等信仰核心,當留意不流於宗派間的爭論!


3. 大航海時代與普世宣教

早在十三世紀馬可波羅遊記,透露歐洲世界對東方相當好奇,而到了十六世紀影響世界最重要的,就是新航路的發現,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,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創舉,海路打開了世界貿易的門戶,也樹立了象徵「擴張、貿易、財富、國力、領土」的海上霸主,如葡萄牙、西班牙等國,而宣教士們亦跟隨著這些航道,將福音廣傳出去,當海上霸主的頭銜,易主到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時,正當時清教徒與英國國教爆發激烈衝突,無容身之處的清教徒,搭上五月花號航向美洲,寫下一篇移民美洲新大陸的宣教故事,18-19世紀歐美各處在聖靈的動工下,帶來許多歷史上屬靈大復興,有數不清的近代宣教士,如威廉·克理、大衛·李文斯頓、史懷哲博士、馬禮遜、戴德生…等等,持續將福音往東方廣傳。


4. 猶太人的錫安運動與以色列復國

南國滅亡後,猶太人經歷了2600多年的流散歷史,1932年對猶太人的迫害再起,希特勒對猶太人血腥大屠殺,自1933年至1945年超過600萬猶太人被害,其中包含了150萬名孩童,慘痛的歷史催生「錫安主義」(又稱猶太復國主義)思想,大力支持或認同於以色列地帶重建「猶太家園」,於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奇蹟似地復國,由大衛本古里安擔任以色列首任總理,宣讀以色列獨立宣言,並於隔天爆發以色列與阿拉伯的獨立戰爭,接下來的40年,共爆發了五次大規模的戰爭,但在上帝不變的應許中,我們看見以色列得以生存下來並剛強站立!



人不可以不思想,不思想叫封建、懶惰、腐化,但也不可以胡思亂想,想過頭變異端,一直鑽牛角尖叫死胡同,歷史讓我們看見「思潮」,思潮是在自我的理性與感性中,降服於神的呼召與帶領,如聖經所說:「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;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」。神在呼召,而我願意走嗎?不論周遭有多少反對聲浪,仍願意勇敢地在思潮中帶出行動嗎?在世代中願我們都按真理而行,向神負責!










標記:

115 次查看

Comments


​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