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泉源之聲BN.jpg

從以斯拉看領袖的難處與原則|職場充電

職場中常會面臨到許多不得不的情形,尤其當身處一定職位,不只有自己的原則,也要顧及同事或公司利益,那到底怎麼成為合神心意的領袖?聖經真有原則可依循嗎?


今天就由以斯拉領民歸回的事件,歸納出領袖的處世原則與難處。以斯拉,這位大祭司亞倫的後代,不僅受外族波斯王的認可,也使長期受外邦文化影響的以色列民,認罪回到上帝面前,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,就讓我們從這位屬靈領袖的行事中,省思當今的我們該如何行。


首先,從事件中,歸納出以下屬靈原則:


一、領袖要活出有影響力的生命


特質一、渴慕並遵行神的話語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。立定心志,是預備好並堅定的尋求耶和華,因此神使他凡事亨通,王也允准他一切所求的。

特質二、凡事先求告神 在歸回起行前,第一件事就是宣告禁食,為了先尋求神,並將一切交託。而神應允保守他們脫離仇敵和埋伏之人的手,平安抵達耶路撒冷。

特質三、對神與對人盡責 以斯拉明白要歸耶和華為聖,因此點交金銀器皿,並告誡要警醒看守直到耶路撒冷,一切過程公開透明,將這些分別為聖。且對人也負責,他獻完給神的燔祭後,接著將王的諭旨交給各省長,以幫助百姓和供應神殿所需,完成王交付的任務。

特質四、對罪敏感,謙卑自省 當時,以斯拉一聽見民的罪行就撕裂衣服和外袍,拔了頭髮和鬍鬚。表示人民犯錯,他沒有置身事外,聽聞罪行不是立即責罰他人,而是謙卑的悔罪自省,自己列在罪犯之中,甚至比那些犯罪之民有更深的羞愧。

特質五、不耽溺於罪惡中,明白神的本質 不陷在罪疚感中,了解神仍施恩,並以此提醒百姓,蒙受這般恩典,豈可再違背神的命令行可憎之事,要明白神是慈愛的,也是公義的,有罪之人豈在神面前站立的住。


以斯拉上述五個特質,使以色列民了解,神子民聖潔的身分,因此,他們向以斯拉坦白,仍未離絕異族,甚至仍效法他們行可憎之事。以斯拉聽聞罪行後的反應,更激起他們悔罪之心與行動,使民一同悔罪痛哭在神殿前,自願棄絕一切外邦妻小,遵行神命令,且還反過來勸以斯拉起來,並說他們會幫助他。因此看到一位好的領袖是用屬神的生命在影響生命,而非用權柄。


二、勇於指出錯誤並導正行為


當以斯拉從悔罪的悲傷中出來,第一句話是,你們有罪了;因你們娶了外邦妻,增添以色列人的罪惡。現在當向耶和華認罪,遵行他的旨意,離絕這些國的民和外邦女子。他明白要導正這些民的錯誤就是阻絕罪惡,即使有人不認同或阻擋,但他仍勇於指出問題並不留餘地的導正他們。如同上帝起先對以色列民說,不可存留迦南地之民,要將一切滅絕淨盡。為了將罪的酵完全除淨。


三、審慎徹底執行政策


他們仔細清察娶外邦女子的人數與名單,並詳盡地列出其家族與名字,即使是祭司或聖職人員,也沒被隱藏,顯出這是為了神的喜悅,而不是為了討人的喜歡。


這其中也能看到屬靈領袖的難處與對我們的提醒,如下兩點:

  1. 異教的文化與人心軟弱 在一開始召集的名單中,利未人,這個被揀選,事奉神的支派,願意回歸的人數竟然是零。且犯罪的名單,不僅有聖殿供職人員,連祭司和利未人也在其中。由此可見,在被擄期間,異族文化已深入他們的生活,連過往的屬靈領袖也一同陷在罪裡。顯出在許多試探的環境中服事神,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更提醒當今的我們,處於一個許多紛亂與誘惑的時代,我們是否有堅守自己的職分不被這世界影響?不隨從這世界的潮流與人的喜好,分別並明白自己的職責呢。

  2. 思想決策不一定都被接納 在以斯拉勸民離絕異族時,大都回應會遵行,惟有約拿單和亞哈謝,阻擋這事。並有米書蘭和利未人沙比太幫助他們。這裡看到的這些人,都是以斯拉起初召集時,甘心與他同行的人。他們起先是順服於以斯拉,但卻因著離絕異族的決策,而改變態度與行為,且還有首領和利未人幫助這些阻饒者。由此可見,即使神喜悅的決策,仍會有阻擋,且不乏是曾經的同伴。這給我們提醒,在職場或生活中,所有人都認同的決定,但只要確信所行是討神喜悅的,就不要因困難或阻饒停止為上帝作工。


願我們都能學習以斯拉,成為一位謙卑並定志遵行祂道,堅守職分,以生命的影響力,使人看見屬神子民的樣式是不同於這世界的。或許不見得全然討喜,但思考我們的主是誰,要討誰的喜悅,如此必能經歷神奇妙的帶領。



▌大衛牧區 林莉恬


一位好的領袖是用屬神的生命在影響生命,而非用權柄。

標記:

183 次查看

Comments


​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