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泉源之聲BN.jpg

約伯記 _導論 |聚焦聖經

「因為你們自己知道,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。」(帖前3:3)

「信靠上帝就須為上帝而忍受。To believe is to suffer.」


當人遇見苦難的時候,最常浮現的三個問題是「上帝公平嗎?」「上帝沈默嗎?」「上帝隱藏了嗎?」約伯記幫助我們對於苦難有正確的認識,因此我們不會誤解上帝公義的屬性,而這樣我們才能夠進一步明白上帝的心意,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。


一、約伯記的背景


綜觀約伯記當中經文所給的線索,可以發現本書可能的成書日期範圍極廣,關於約伯獻燔祭的記敘,可以追溯至創世記的族長時期;約伯記中對智慧的探討,可以追溯至所羅門王時期的智慧運動;約伯記和以賽亞書所談論的內容,有需多的相似之處,可追溯至先知運動盛行的主前第七第八世紀;而約伯的掙扎與苦難,讓我們聯想到主前第六世紀猶大遭受外邦侵略的浩劫;在書卷最後帶出隧道盡頭亮光的盼望,如同被擄之人回歸的喜悅;而在追求智慧期間發生的對話探討,又好似主前第二世紀希臘的哲學思辨。


由此看起來,約伯記的成書期間似乎落於摩西到以斯拉的時期。這提醒我們一件事情,就是約伯記具有普世性的特別價值,其內容不侷限在以色列民族的歷史架構當中。約伯記發生在以東地的烏斯,約伯名字本身也不是希伯來的,友人來自以東或近鄰,作者好似要避開我們所熟悉以色列的背景,告訴我們不論種族,國家,地位,名聲等,也不論我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故事,約伯記正在對我們每一個人說話,上帝它正在教導我們人的本質重點何在,人一生所追尋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;它幫我們排除了人生當中許多複雜的原因,釐清焦點,單單對準創造天地的主宰,藉此我們得以歸回上帝創造天地之初所啟示的美好。


二、約伯記顯而易見的焦點「苦難」


基督徒的喜樂對於無神論者來說是個困惑,而苦難恰巧是基督徒的困惑和痛苦;對所有相信上帝作為世界的統治者和審判者的良善與能力的人而言,苦難無疑就是最主要的信仰絆腳石了。


苦難是人生的現實,身為一個渺小的人,我想我們都同意這個世界上有苦難;既然苦難必然存在,那麼困擾我們的其實不是苦難本身,而在於苦難的原因。聖經中的確記載了上帝兒女受苦的許多原因,可能是因為得罪上帝而惹動祂的怒氣(例如叛亂的可拉黨、欺哄聖靈的亞拿尼亞),或者苦難是上帝的管教(例如士師時期的迦南人、以色列被擄到外邦地),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的罪(例如法老時期被丟到尼羅河的男嬰、伯利恆兩歲以下被殺的小孩)…等等,但聖經也記載了一種屬於「奧秘」的苦難,這也是約伯記4至27章中約伯和三友對話的一個核心——

「義人為何受苦?」以及「宇宙是否有其道德次序」,後者衍伸出了更多關於上帝公義屬性的討論,「上帝治理宇宙的法則公平嗎?」、「上帝是否做好祂該做的事?」透過這些問題,聖經幫助我們反思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是否完全正確,當我們正確的認識神時,我們才能夠在陷入苦難之時仍舊堅定地相信上帝,倚靠上帝來得勝。

也唯有我們明白上帝的心意時,我們才能夠好好處理受苦之後所產生的一切情緒以及疑問。


三、透過苦難進而聚焦在更重要的事情「智慧」


本書表面的原因在探討受苦的原因及義人為何受苦(why)?但真正的問題是,人如何受苦(how)?在苦難當中人應當有什麼樣適當、合宜的行為?苦難因此變成了媒介,它使經歷苦難的人,或是看見別人所經歷的苦難的人,生命得以更新,有更高、更廣的眼界,來看發生的每一件事情背後真正上帝的心意。


「然而,智慧有何處可尋?聰明之處在哪裏呢?」(28:12)

「智慧從何處來呢?聰明之處在哪裏呢?」(28:20)


「聖經的智慧是有能力去面對生活的現實。(Gerhard von Rad) 」,約伯記的作者在28章這首經典的「智慧之詩」當中向我們表明約伯記更深要探討的「智慧」主題,也在同一章直接說明:

「敬畏主就是智慧,遠離惡便是聰明」(28:28)。

那麼,「敬畏主而得智慧」,便是當我們在讀約伯記的過程當中很重要的一個提示,幫助我們在複雜的對話當中,可以聚焦在「什麼是真正的敬畏上帝?」並且抽絲剝繭找出隱藏在經文當中智慧的奧秘,藉此減少我們對於今生的關注,將我們引向永生,提醒我們人生的重心是否擺在正確的位子上。



▋陳家彬牧師

標記:

195 次查看

​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